打造聯運“鐵公機”政府踢出“臨門一腳”
“瀘州是全省三個還未通客運鐵路的城市之一,坐上開往外地的列車,是瀘州500多萬人民的共同夢想。”今年2月,瀘州市長劉強在自貢參加川南城際鐵路推進工作會時表示,希望早日啟動內瀘鐵路建設。
組建川南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啟動后,在瀘州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努力下,后時刻上演“臨門一腳”,瀘州終于搭上了川南城際鐵路“末班車”。該公司將作為業主,推進包括內自宜、內瀘鐵路在內的川南城際鐵路建設。不久的將來,瀘州人的客運鐵路夢將變成現實。
期盼
瀘州高鐵總站計劃選址城北
近20年的時間過去了,瀘州人對客運鐵路的期盼,一直都沒有停止過。瀘州市政府也在不斷努力,長期堅持將完善瀘州鐵路網列入省級乃至規劃戰略,力爭早日開通客運鐵路的工作,也在穩步推進。瀘州,也被“圈”進了川南城際鐵路網絡。
今年2月20日,川南城際鐵路推進工作會在自貢舉行。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川南四市正式簽訂協議,啟動組建川南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。該公司組建后,將成為全省獨立于鐵路總公司的城際鐵路公司,并將作為業主,推進包括內自宜、內瀘鐵路在內的川南城際鐵路建設。這意味著,瀘州終于搭上了川南城際鐵路的“末班車”。
按照瀘州市政府的規劃,到2015年,瀘州將基本建成七條鐵路(隆黃鐵路、內瀘城際鐵路、樂自瀘鐵路、瀘宜城際鐵路、敘永—大村鐵路、古藺—太平—遵義鐵路、瀘州港進港鐵路)。待時機成熟后,瀘州還計劃在2030年開設城際輕軌,目前已在重要路口預留了通道。
按照規劃,瀘州高鐵總站計劃選址在城北區域,與中國(瀘州)西南商貿城緊鄰。瀘州高鐵總站將成為渝昆高鐵、內瀘城際鐵路、隆黃鐵路的瀘州總站。高鐵總站緊鄰瀘州客運中心站,與瀘州的城市公共交通配合,將形成一個客運綜合樞紐。
進展
納入國家戰略 隆黃鐵路成重要交通通道
瀘州市發改委有關人員介紹,以前開通的瀘州至成都的旅客列車,走的就是隆昌至瀘州段的鐵路,這段鐵路只是隆黃鐵路的一部分。隆黃鐵路全長約478公路,目前,隆黃鐵路隆昌至瀘州敘永段的161公里已全線貫通并投入運營。
就開通鐵路客運列車的問題,瀘州相關部門曾多次向成都鐵路局作了匯報,并請求支持。對于盡早開通鐵路客運列車的問題,瀘州隆黃鐵路,而隆黃鐵路瀘州段的建設項目,已被納入國家《中長期鐵路網規劃》。“隆黃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后,上游可接入全省鐵路網絡,與我國北方的龐大鐵路網對接;下游可經貴州、云南對接我國南方的鐵路網絡,成為四川出海的重要通道。”瀘州市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。
“發展鐵路是瀘州的大事,政府為此跑了不少路,做了很多努力。”該負責人介紹,為爭取敘永至貴州畢節段盡早建成,瀘州市曾會同云南省昭通市、貴州省畢節市,向國家有關部委和各自省級部門匯報爭取,目前正在加快推進敘永至畢節段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。
輻射
與重慶對接將為開通輕軌打下基礎
瀘州市2014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指出,今年,瀘州將推進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建設,加快建設敘大鐵路,推進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、內江至瀘州城際鐵路、渝昆鐵路。
目前,瀘州正在爭取瀘州至重慶的城際鐵路規劃建設項目,該項目將為瀘州開通輕軌打下基礎。“這條鐵路的規劃建設由重慶市牽頭,瀘州正在利用國家關于‘長江經濟帶’的規劃契機,參與四川省和重慶、云南的聯合會商。”瀘州市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的進展比較順利。
記者從瀘州市發改委獲悉,按照國家中長期路網規劃,重慶至昆明鐵路將途經瀘州,按照四川省“十二五”鐵路網規劃,樂山至自貢至瀘州的鐵路,也已納入四川省綜合交通規劃。此外,瀘州至內江至樂山的鐵路,其規劃也已納入四川省規劃。“這幾天鐵路都是城際鐵路,建成后將加快瀘州成為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的步伐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回憶
火車站的記憶 安寧曾是成瀘客運終點站
“其實,我們安寧鎮到現在都還有火車站,名稱還是‘瀘州站’呢。”提及瀘州的火車站,瀘州市龍馬潭區安寧鎮的居民蔡振東一臉自豪。蔡振東告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,上世紀90年代,設在安寧鎮場鎮外的火車站,就是成都至瀘州客運班列的終點站。
“那時的火車速度不快,時速大概在60公里左右。”蔡振東說,火車抵達福集站時,通常會?10多分鐘,有人會把手伸出車窗,買一瓶汽水或者一包香煙,“那個時候的火車是綠皮的,車窗可以打開”。
蔡振東說,他每年夏天都要到內江隆昌走親戚,自從這條鐵路開通客運業務后,他曾多次在安寧火車站趕車。“在我的記憶中,這趟列車的乘客不多,基本上每個車廂都有座位,只有在鐵路公司上班的員工會經常坐。”時至今日,安寧鎮的場鎮上,依然保留著這個車站,只不過僅剩貨運功能了。當年的“終點站”已延伸到了敘永,中間增加了興隆、江門、護國、納溪、方山等6個站臺。平均每月經瀘州站運送的貨物達7500噸左右。
14個月的歷史 瀘州鐵路客運被迫停運
“上世紀90年代,瀘州曾開通過鐵路客運業務,但只運行了1年多就被迫取消了。”瀘州市發改委有關人員介紹,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期間,隆昌至瀘州段鐵路曾經開行成都至瀘州的333/334次旅客列車,車站設隆昌交接站、嘉明北站、福集站、瀘州站,全程運行時間近8小時。
這14個月內,瀘州至成都的旅客列車,共計運送旅客32萬人次,每天運送旅客720人次左右,成都鐵路局和瀘州鐵路局客運共虧損約500萬元。隨著成渝高速公路通車,客源幾乎消失殆盡,瀘州鐵路客運被迫停運。該負責人說,到目前為止,瀘州已建成的鐵路均為地方鐵路。由于等級較低(地鐵、國鐵三級),因此只開通了貨運業務。
“后來,瀘州的高速路網逐漸完善,市民出行汽車,很少有人到其他城市轉乘火車的。”據介紹,瀘州人要乘坐火車出行,只能選擇到內江、宜賓、重慶或成都換乘,“換乘之前還是要坐汽車”。
影響
形成航運物流中心完善水陸聯運網絡
“川 滇黔 地區 的鐵路、公路、機場等交通要形成網絡。”瀘州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認為,瀘州雖然有航運、公路空運的優勢,但只有鐵路網絡完善后,才能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,促進物流、人流、資金流的互動,助推長江上游航運物流中心的形成。而瀘州正在推進建設的幾條鐵路,正好承擔了水陸聯運的重要功能。
今年2月召開的川南城際鐵路推進工作會,讓內瀘城際鐵路建設有了實質性的進展。根據內瀘城際鐵路境內里程分攤和相關出資方商議原則,川南鐵路公司將由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0%、自貢市22%、瀘州市16%、內江市15%、宜賓市12%、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5%組建。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,同時將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、運營和管理。
“受國家鐵路局體制改革的影響,瀘州鐵路建設的投資問題解決起來困難較大,目前,瀘州市政府正在與川南其他城市配合,推動這項工作。”瀘州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解釋,據測算,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規劃投資在100億元左右,因此瀘州市政府正在尋找投資業主,同時也在動員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該鐵路項目的建設!∮浾咴鴺I攝影報道
轉載于華西都市報www.sc.xinhuanet.com